新闻资讯

Images

公司动态 | 中碳科技董事长马险峰参加《中上协 · 经济观察》

      近日,由中国上市公司协会和经济观察社联手打造的高端互动平台——《中上协·经济观察》,发布了完整的以“对话ISSB”为主题的节目现场。现场嘉宾就ISSB准则的要点、上市公司应用两份准则时的难点和挑战,以及上市公司如何适应国内外可持续信息披露要求等话题,进行了深入剖析和热烈探讨。

中上协ESG专业委员会委员、中诚信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中碳科技(湖北)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中诚信绿金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董事长马险峰参加节目,在节目现场就“中国上市公司可持续信息披露的难与易”主题发表讲话,为整理的问题与发言内容。


问题:上市公司进行可持续信息披露时,会遇到哪些挑战?

  ISSB旨在帮助企业制定一套综合性的对决策有用的可持续信息披露的基准性的全球标准,主要为了满足投资者对可持续信息的可比性需求。按计划,ISSB首批两份准则S1(可持续相关披露的一般要求)、S2(气候相关财务披露)将于2024年1月1日正式生效。尽管ISSB现在在推广中,不要求各辖区直接应用,鼓励不同行政辖区将ISSB准则引入进来,建立本国或地区内统一的可持续准则,也在一定前提下允许企业豁免部分信息,如可能涉及商业机密的气候变化相关机遇等。但有些(如前面介绍)披露要求是硬性的,是必选项。如确定对投资者来说重要的与可持续相关的风险,如范围三、情景分析等。当前,中国上市公司的可持续信息披露规则与实践还在不断发展,马险峰认为企业在应用ISSB标准中可能面临着以下六个方面的挑战或者困难。

  第一,可持续信息披露指标的财务化方面。ISSB准则最终目的是要求企业同步发布可持续报告和财务报告,以确保投资者获取完整信息。准则中明确要求企业披露可持续相关的风险和机遇,并对预期产生的短中长期财务影响进行披露。但是对当前我国的上市公司而言,可能难以明确地拆分出此类风险或者机遇带来的财务风险。
  第二,中国内地和香港两地上市公司披露规则方面。目前国内和香港两地的可持续信息披露要求存在差异,在ISSB准则应用方面没有明确的一致性或差异化的体现,未来可能有差异化安排。
  第三,披露所需的配套方法学的完备性与适配性方面。包括涉及气候相关的情景分析。情景分析需要基于庞大的数据和案例累计以及实践经验得出,分析难度相对大一些。
  第四,上市公司对自身以外相关公司的数据管理方面。仅从碳排放信息看,上市公司不仅要提供涉及自己的信息,还要提供关联企业和上下游,包括供应商与客户的相关信息。在这些企业中,公司多数未对其形成单方面控制,只有供应链的链长、链主企业,或者是金融机构有这种优势。一般的企业相对来说困难一点,相关数据的可获取性,准确性,及时性是很大的挑战。
  第五,上市公司内部相应的配套机制和能力建设方面。ISSB准则完全采用TCFD框架,包括治理、战略,风险管理、指标和目标,要应用其准则的话,意味着上市公司内部需要有完备的可持续相关的治理体系、短中长期战略规划、识别评估和管理可持续相关风险的能力,并且有嵌入业务条线的具体指标和目标。这些要求上市公司自上而下层层落实可持续理念,完善公司相应的治理流程、内控制度,加强在包括相关人才引进或培养、技术支持,基础体系开发等方面的能力建设。
  第六,对行业特定指标的体现方面。IFRS S1和IFRS S2这两项标准需要上市公司提前做好准备,加强对行业特定的气候和非气候相关指标的认识、掌握和熟悉。

  此外,对于上市公司如何完善ESG相关工作,马险峰建议,一是企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董事会层面要有比较清晰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二是在业务的流程过程中,要有可持续发展的措施;三是做好可持续信息披露和ESG实践。
  “对上市公司来讲,长期推动ESG等工作,能够创造绿色溢价,国际、国内投资者都有这方面的投资参考诉求。上市公司利用平台机制,做好自身的发展战略,既是股东利益的需要,也是社会利益的需要,也是监管机构希望做到的。这为在企业层面落实双碳目标提供了非常重要的保障。”马险峰称。